作者: 刘剑辉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5-01-06 09:04
截至2024年12月底,牡丹区辖区内21个“保交楼”项目、24767套房屋已全部建设交付,房屋交付套数、交付率100%,排名居全省第一,提前完成国家确定的任务,惠及群众10万余人。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了牡丹区保交楼经验做法,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。
牡丹区区委书记尹茂林表示,“保交楼”工作关乎群众生活获得感、幸福感,关乎社会稳定。一个个项目背后,是成千上万业主的殷切期盼,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好,全力增进民生福祉。
当好指挥员 完善机制疏堵点
围绕“保交楼”工作,牡丹区建立“1+4+5+N”工作体系。成立区委、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“保交楼”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土地出让及投融资、安置房建设及购买、涉法涉诉协调、调度考核4个工作专班,成立5个片区指挥部、N 个项目指挥部,一个片区指挥部成立一个临时党支部,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定期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。
牡丹区将“保交楼”建设目标任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列为10大民生实事和“重点工作突破年”6大重点任务强力推进。“一楼一策”研究制定作战图、时间表、任务书,明确专班、指挥部、职能部门和属地镇街、社区职责任务,实行清单式销号管理。强化督导调度,坚持奖罚并举,实行一周一调度、一月一评比、一季一考核,严格按照考核方案兑现奖惩。
当好管理员 统筹推进抓重点
牡丹区坚持人民群众利益至上,以按期保质保量交付为最终目的,统筹抓好“保交楼”建设重点环节。应申尽申,用足政策。紧盯已售、逾期、难交付三个关键条件,全面排查评估辖区项目基础情况、资金情况、建设情况,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上级“保交楼”盘子。应调尽调,用活政策。针对辖区内放弃使用专项借款的项目,由放弃使用企业出具声明,拟借款企业提交申请,指挥部和所在街道严格审核,逐级报区政府、市“保交楼”专班批准。
应管尽管,用好政策。该区推进资金规范高效使用,在全市率先探索制定程序严谨、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流程,研究了《牡丹区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专项借款资金工作流程》,设计了资金提取审批表、预抵押物申请表、资金拨付审批表、资金支出申请表等配套文件,严格资金运转程序,明确责任人责任,强化流程管理,确保专项借款封闭运行、专款专用、安全高效拨付。
当好冲锋员 善于创新解难点
针对“保交楼”工程建设中的错综复杂难题,牡丹区始终坚持有解思维, 用创新办法精准化解。
牡丹区采取“先立后破”的工作思路,授权管理人全面负责项目整体经营管理,实行“新老划断”推动项目建设,有力破解2个项 目、4147套房屋建设难题。围绕破解资金筹措难,积极争取商业贷款,对专项借款无法满足建设需要的项目,协调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融资3.815亿元。探索破产重整项目共益债使用方式,研究制定《引进共益债经营方案》,召开债权人大会表决,筹集共益债1.6 亿元。优先将销售困难的现房、准现房项目纳入政府安置房源采购,监督企业将资金优先用于逾期楼房建设, 累计采购回迁安置房源8055套,购房款57.13亿元。
牡丹区开展“保交楼”项目专项检查,严厉打击非法挪用、抽逃资金违法行为,收回转移资金2亿元。破解验收交付难。对质量达标已完工、因建设主体缺失、资料手续不全等原因造成无法验收的项目,借鉴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办法,探索制定《关于优化安置房、“保交楼”项目验收交付的意见》,委托第三方对质量和消防进行双鉴定,实行容缺验收。对已建成并满足住宅使用功能的单体建筑工程,在规划核实前,由测绘部门依据质量和消防鉴定报备证明,对工程现状进行测绘,出具加盖测绘部门公章的《现状预测报告》,推动8个项目 5000套房屋顺利建设交付。
当好服务员 解民所忧消痛点
牡丹区将“保交楼”作为最紧要的民生工程抓实扛牢,全领域筑圆群众安居梦,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。
牡丹区树牢“百年大计、质量第一”意识,落实参建五方责任主体质量终身负责制,建立从建设物料、建设过程、施工工艺、代交房验收全链条质量监管机制,保证房屋质量。完善配套设施。提标做好“保交楼”项目水、电、消防、绿化等小区配套设施建设,丰富完善“保交楼”项目周边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体育、商业等各类设施,建设“15分钟生活圈”。简化手续办理。对交付的“保交楼”项目不动产登记证书办理、契税缴纳等开通绿色通道,实行一站式集成办理,提供帮代办服务。做好沟通化解。用心用情做好群众信访接访工作,建立“四必须”制度,将“保交楼”纳入县级干部轮流接访内容,接访的县级干部对涉及“保交楼”的信访必接、必解、必结、必回,2024年城建领域信访人次同比下降43.29%。
记者 刘剑辉 通讯员 张海勇